什么是纳滤膜?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纳滤膜又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认为是纳滤膜纳滤膜分离技术已经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超滤和反渗透技术之间的独立的分离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

  纳滤膜又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认为是纳滤膜纳滤膜分离技术已经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超滤和反渗透技术之间的独立的分离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制造、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成为水处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饮用水领域主要用于脱除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农药、合成洗涤剂,可溶性有机物,Ca、Mg等硬度成分及蒸发残留物质。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相转化法、涂覆-交联法、层层自组装法和界面聚合法。相转化法通常用来制备不对称纳滤膜,即在一定条件下将铸膜液由液相转变为固相多孔膜材料。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分为两步:一是支撑层的制备,二是活性功能层的制备。支撑层由相转化法制得,活性层的制备主要采用涂覆-交联法、层层自组装法和界面聚合法。

  涂覆-交联法是先涂覆后交联,即在聚合物基膜上涂覆一层在特定条件下可形成活性层的可交联聚合物或活性单体。层层自组装法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和聚电解质的静电吸引)使不同的分子组装成有序结构的方法。目前商业化纳滤膜主要由界面聚合法制得,界面聚合法是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界面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活性选择层的方法。其中,聚合水相单体使用较多的是哌嗪及其衍生物、聚乙烯亚胺、间苯二胺和多元醇等,油相单体大多采用均苯酰氯、对苯二酰氯和间苯二酰氯等。